买商标由于即买即用,流程简单,受到许多人的喜欢,从而导致商标转让市场一直火爆!不过商标转让也存在着缺点,有很多商标转让和个人利用这一漏洞获取利益,使用外行人无法洞察的方式使得商标转让无效。那无效商标转让行为会怎么处罚?
一、无效商标转让行为有哪些?
1、商标注册证失效
情形描述:包括注册商标有效期满且在六个月宽展期内未提出续展申请,或该注册商标连续三年停止使用,或商标局已注销的商标。
法律依据:根据《商标法》及相关规定,上述情形下的商标因失去法律效力而无法进行有效转让。
2、擅自改变注册商标要素
情形描述:转让过程中擅自改变了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未经国家商标局审定备案。
法律依据: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及其组合是商标专用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注册商标不受法律保护,其转让行为自然无效。
3、注册人信息变更未办理手续
情形描述: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自行改变注册人名义、地址或其他事项而未办理变更手续。
法律依据:注册人的名称、地址等信息是确定注册商标专有权所有者的重要依据,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擅自变更这些信息的转让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4、可能产生混淆或不良影响的转让
情形描述:转让注册商标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来源产生误认、混淆或其他不良影响。
法律依据: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和避免市场混淆,法律规定对可能产生误认、混淆或其他不良影响的转让申请不予核准。
5、未一并转让相同或近似商标
情形描述:商标注册人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近似商标未一并转让。
法律依据:为避免消费者混淆和保障商标专有权的完整性,法律规定相同或近似商标应一并转让。
6、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
情形描述:如以欺骗手段获得注册、侵犯他人在先权利、恶意抢注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的注册商标进行转让。
法律依据:这些行为违反了《商标法》的禁止性规定,其转让行为无效且可能受到法律制裁。
二、无效商标转让的法律后果?
转让行为无效:无效商标转让自始无效,双方需恢复原状,如有损失可依法追偿。
行政处罚: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转让行为,相关部门可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民事赔偿:因无效转让行为给第三方造成损失的,相关责任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有些坏人利用法律漏洞伪造商标持有人的印章、假冒商标持有人签名,将他人的注册商标转让给别人或同伙,并向商标局申请办理相关手续。这样的事情看起来好笑,却是真实可行的,并且以前也有过这样的事例,所以大家在转让商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