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也是成为了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具有一定宣传影响力的状态下,很多网络工作者也会遇到抄袭的状况,作为搬运工的同时,要知道被判定抄袭也是有着非常严厉的处罚,判定抄袭的标准也需要有所了解,麦汇网小编带您看看法律上怎样判定抄袭?
第一,被剽窃(抄袭)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权法》保护;
第二,剽窃(抄袭)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适当引用”的范围。
关于“适当引用”的数量界限,我国《图书期刊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明确规定:
1、“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
2、“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
接触是著作权侵权认定的构成要件之一。证明接触原作品的事实或机会,是为了证明涉嫌侵权作品与原作品的相似存在“有意”、并非创作上的巧合。接触可以有二种情形:①原作品未发表但有证据证明涉嫌侵权作品的作者实际接触了原作品;②原作品已发表、公之于众。公之于众为一种状态,即原作品已公开,不特定的人能够通过正常途径接触或知悉原作品的状态。在原作品公之于众后,只要证明涉嫌侵权作品的作者有获得原作品的“合理可能性”,比如原作品已出版、放映、广播等,即可推定为“构成接触”。如作品未公开发表过,根据“谁主张,谁举证”,主张侵权的一方则负有证明两作品曾有接触的事实或者机会的举证责任。
好的创意,好的文字,好的构思,很多人也是想进行借鉴,殊不知也是受到了抄袭的行为,面对抄袭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能够予以容忍,但是在判定抄袭的状态下,也是有着一定的标准,不能随便定论,通过内容当中的分享,您也能够知晓,法律上怎样判定抄袭?